为深化书香校园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探索心灵、实现自我心理疗愈,4月7日至9日,图书馆联合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在武鸣、明秀、五合三校区举办了“以书解忧‘阅’见美好”系列阅读疗愈分享会。活动通过手工疗愈手段辅助阅读分享等多元化课堂翻转的形式搭建一个师生共读共享平台,吸引150余名师生参与,以书香滋养心灵,以交流共促成长。
多元融合:阅读疗愈赋能心灵成长
本次分享会,主讲老师围绕“生命认知”、“幸福解码”、“心理疗愈”三大维度,在武鸣、五合和明秀三校区分别开展《阅读生命,悦见自己》、《探寻幸福的密码》三场专题分享会活动,将深度阅读、艺术表达与心理学实践有机融合。
4月7日在武鸣校区图书馆502室悦心书房举行分享会,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陆莹老师主讲。她在“五感唤醒”沉浸式体验环节,引导学生通过闭目冥想调整身心状态,以落叶为媒介开启感知之旅:观察叶脉纹理、嗅闻草木气息、触摸自然肌理,并将联想感悟绘制成书签;在拼贴创作环节,师生以花瓣枝叶组合象征性图案,结合《小王子》《月亮与六便士》等阅读书目,诠释对“童年与希望”、“坚韧与成长”等人生思考,引发同学们深度共鸣。一位同学展示和分享了本人作品及阅读感悟:“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十五六岁的那股清风越过重重山岗,吹到今天你依然还是最好的年纪。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这是上天对勇敢、努力的人最好的奖励——这是我在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书某一段文字,让我感受颇深,分享出来与大家一起共勉!”
4月8日,在五合校区创客中心开展的《探寻幸福的密码》主题分享会中,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韦巧周老师以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著作《幸福的方法》为引,剖析“幸福=快乐+意义”的核心公式,结合“优势放大”、“心灵除草”等积极心理学理论,阐释自我接纳、潜能发掘对构建幸福观的重要性。“幸福不是纠结于未得,而是珍惜已拥”、“承认平凡方能超越平凡”等师生互动金句引发强烈共鸣。师生互动环节,针对“如何走出痛苦”的提问,韦老师以自己年轻时成长经历为例,强调“阅读赋予我们理解伤痛的多元视角,而时间会沉淀出成长的力量”。
4月9日,在明秀校区图书馆广西本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曼陀罗绘画疗愈”专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贾凤翔老师聚焦心理学实践,从曼陀罗“凝聚与整合”的象征意义切入,引导学生通过色彩选择与图案绘制表达潜意识。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24级梁同学分享道:“暖色调的渐变让我联想到《追风筝的人》中救赎的温度,绘画时的专注让我体验到内心的平静。”随后的“解忧树洞”环节,与会同学投递成长困惑,贾老师结合书籍与心理学知识现场答疑,形成温暖的情感联结。
以书为媒:搭建心灵对话的桥梁
本次系列分享会是图书馆联合学工部(处)开展全民阅读暨“走进好书”读书月品牌活动的重要实践与探索,也是图书馆推出的阅读疗愈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共读、共创、共情”模式,打破传统阅读推广形式的单一性,将书籍转化为心灵疗愈的载体。“我们不仅希望学生从书中获得知识,更期待他们通过阅读与自我对话、与他人共情,在交流中构建积极的心理生态。”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表示。
活动结束后,参与师生纷纷表示,活动创新了阅读体验形式,在感知、创作与分享中深化了对书籍的理解,更启发了对自我认知、人际联结与社会责任的思考。未来,图书馆将持续推进“阅读+”育人模式,以书香涵养学子精神家园,为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书香校园文化注入持久动能。

△武鸣阅读疗愈分享会

△五合阅读疗愈分享会

△明秀阅读疗愈分享会

△阅读疗愈分享会合影

△阅读疗愈分享会学生作品展示